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铺开,窗帘安装师傅王振就带着工具,走向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朝阳社区一位独居老人的住处。途中,他习惯性地翻开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少独居户家的窗帘尺寸:“电信局宿舍302,1.95米乘2.1米,侧轨双开;塑料厂宿舍70-11,1.2米乘1.4米,侧轨单开……”这些量身定制的窗帘,承载着一份社区与老人间“无声的约定”。
今年3月,朝阳社区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、居家安全隐患突出的现状,启动“语帘有约”民生项目。该项目为独居老人安装统一、明亮的窗帘,并建立一套简单实用的“晨启暮合”平安机制。社区与老人们约定:清晨拉开窗帘,傍晚合上窗帘。一旦窗帘未能如往常一样开合,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便会第一时间上门查看。
对于独居东城新村的93岁老人撒世英来说,这份“约定”显得尤为重要。她的子女在外地,去年,老人在家不慎跌倒导致腰椎损伤,右腿行动不便。自此,网格员蒋红格每次巡查路过老人家门口时,总会习惯性地看一眼窗户。今年4月的一天,窗帘没有按约拉开。蒋红格心头一紧,立刻敲门询问,发现老人因感冒而卧床不起。在确认老人暂无大碍后,她悬着的心也放下一半,随即第一时间将情况告诉老人的家人。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,让社区工作人员更加确信,“窗帘约定”绝非虚设——这一方小小的布幔,在老人无法主动呼救时,成了向外界传递其平安与否的关键信号。
为了确保项目有效运转,社区在项目伊始就发动成立了一支扎根邻里的“阳光志愿者服务队”,队伍已从最初的16人发展到现在的52人。有着“近邻”的天然优势,志愿者每日的“窗帘巡查”不仅及时高效,还衍生出唠嗑解闷、修剪指甲、打扫卫生等关爱服务。
这群志愿者中,在东城新村住了43年的老住户冯友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。儿子远在合肥,但她却将满腔热忱倾注于社区公益,社区干部都亲切地叫她“冯妈”。“冯妈是社区的‘活地图’,对独居老人的情况门儿清,有事总是第一时间反馈!”社区工作者仝梅娣对她赞不绝口。
发传单、上门走访,冯友珍做起来得心应手,就连端午去合肥与儿子团聚前,还专程到社区叮嘱:“这几天我不在,巡查的事得麻烦其他志愿者多费心了”。“这份刻进骨子里的责任感,正是项目落地最硬的底气。”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娜感慨。
如今,窗帘的“晨启暮合”已成为该社区105户独居老人每日生活的固定动作。这方小小的布幔,连同网格员的定时巡查、志愿者的暖心服务以及高效的应急响应,共同织就出一张守望独居老人的安全网。(通讯员 祝伟宏 记者 李明杰)
(责任编辑:时尚)
匠心追梦·技展芳华!2025广东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
梅州客家队主帅米兰表示,无论由谁带队,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带领球队摆脱低迷状态这位塞尔维亚教头强调,球队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当下的问题,而不是纠结于教练人选在他看来,带领这支广东球队重振旗鼓才是当务之急
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宣布与长期合作伙伴奥迪达成新协议,双方合作关系将延续至2029年